45年前,深圳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应运而生。从此这个曾经的边陲小镇跨入了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。45年来,深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“深圳速度”与“深圳奇迹”。在这过程中,税收一直在为特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成为特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。
地区生产总值由2.7亿元到3.68万亿元,45年间深圳走过了一段堪称“奇迹”的奋进之路。与此同时,深圳税收收入也在1987年突破十亿、1995年站上百亿、2005年越过千亿、2015年跨越五千亿,“十年一台阶”稳步增长,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稳居前列。
特区建立初期,税务部门面向“三来一补”企业实行包括减免税、延迟征税和加速折旧等多重优惠政策,极大提高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,推动深圳加工贸易迅速兴起,助力特区经济发展走上了“快车道”;进入新世纪,深圳发展面临转型,此时,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扶持政策应势而生,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技术转让免税等政策相继实施,有效发挥税收在撬动经济转型方面的杠杆作用,大量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逐步由贴牌代工转变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标杆企业。
“敢于尝试、敢于啃硬骨头的‘三来一补’措施,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助推力,税收优惠政策更是激励着公司上下始终怀有改革创新的勇气。”顺益印刷(深圳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文振谈及企业成功转型时表示。
如今,深圳各大产业不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。2021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,2022年至2024年连续位居国内城市第一。高新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为58.2%和68.2%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近4000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1.56万亿元,成为特区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、开展商事制度改革、出台营商环境改革“20条”……回望45年的发展历程,深圳“先行先试”迈出了无数个珍贵的“第一步”。
进入新发展阶段,改革挺进“深水区”,中央赋予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新的历史使命。为支持前海、河套进一步落实综合改革试点任务,税务部门积极推动出台前海、河套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、“港人港税”优惠政策,制发企业实质性运营、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。在前海、河套设立国际税收服务站、税收事务联络处,为经营主体合规享受政策提供“专厅、专窗、专人”服务。
深圳税务部门始终优服务、促公平,努力打造一流税收营商环境。推进办税服务厅和12366一体转型,实现“问办查推”一站式服务,到厅业务量下降36.4%,征纳互动服务量增长440%;强化纳税申报辅导,绘制4类高频业务图谱,创建申报群体5类标签,精准提供“申报辅导+合规引导”指南。
开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,也是实现资源全球配置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路径。45年来,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跨越式增长,高水平对外开放步履坚定。
为了更好助力深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税务部门近年持续发力:签署粤港澳深四方税收合作备忘录,推动粤港澳深税务领域服务规则衔接、协作机制;优化跨境税收服务,完善预约定价安排、跨境事项事前遵从评估、涉税事项事先裁定等服务“工具箱”,帮助解决涉税争议;优化出口退税服务,推出“服务外贸退税13条”;优化离境退税服务,创新推出便捷支付、电子地图等服务,打造上线退税“云服务”平台,实现离境退税办理“秒到账”“零等待”,首次在国家级展会设置“即买即退”专区,持续便利境外旅客购物“即买即退”。
今年前7个月,深圳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5.84亿元,同比增长2倍,其中“即买即退”商品销售额7504.2万元,同比增长超25倍。截至目前,深圳市离境退税商店更是突破了1500家。
45年来,深圳税收收入持续较快增长,财政实力不断壮大,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,完善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领域公共服务体系,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、多层次的生活需求,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障。
在教育领域,完成基础教育百万学位建设,推动教育从“有学上”向“上好学”转变;在医疗领域,加快国家级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,bwin官网健全社康中心网络,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医疗服务;在住房领域,大力改革住房供应体系,“十四五”期间筹集保障性住房超过70万套(间);在交通领域,深圳地铁运营里程达595公里,线网密度位居全国第一。这些都是深圳近年来践行人民至上理念,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的生动写照。
在社会保障方面,自社保费征收划转税务部门以来,全市28个政务服务大厅实现社保业务“一厅联办”,用人单位和个人办理社保费申报缴纳业务平均时长缩短近三分之一。税务部门联合人社、医保、政数等部门形成常态化联络协作机制,高效联动解决社保费征缴争议,有效保障缴费人合法权益。
展望未来,深圳经济特区将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,深圳税务也将强基固本,真抓实干,以高水平建设效能税务服务深圳高质量发展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深圳新篇章。(记者 段琳筠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