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win官网今天分享的是:最有价值和最强大的航空公司品牌50强的2025年度报告(英)2025
2025年航空业呈现显著的后疫情复苏特征,全球前50大航空公司品牌总价值同比增长29%,达1326亿美元。这一增长主要由国际旅行需求反弹、机队扩容及战略市场扩张驱动。全服务航空公司(FSCs)表现优于低成本 carriers(LCCs),反映出消费者对长途和高端休闲旅行的偏好上升,更注重品质体验而非低价。机场品牌方面,前25大机场品牌价值增长16%,较2021年疫情低谷期反弹近60%,希思罗机场和樟宜机场分别蝉联“最具价值”和“最强”机场品牌。
达美航空(Delta)连续七年稳居全球最具价值航空公司榜首,品牌价值增长38%至149亿美元,其优势源于可靠性、高端客户体验及跨大西洋航线的高利润扩张。联合航空(United Airlines)以41%的增幅跃居第二,得益于机队现代化和长途航线投资,成功吸引客户从低成本转向基础经济舱和高端产品。马来西亚航空(Malaysia Airlines)时隔十年重返榜单,以209%的增速成为增长最快品牌,其复苏得益于机队更新、运营效率提升及亚太市场扩张。
在品牌强度方面,西南航空(Southwest Airlines)以91.1的高分位居全球第一,其客户中心策略和本土市场忠诚度突出;全日空(ANA)则以86.2分领跑全服务航空公司,在日本国内市场的飞行体验和服务可靠性评分极高,但国际知名度仍有提升空间。
北美地区贡献了全球前50大航空公司品牌价值的40%以上,仍是最大市场;亚太地区则是增长最快的区域,中国 carriers 的复苏及新市场拓展推动了这一趋势。低成本航空领域,西南航空、和靛蓝航空(Indigo)占据强度排名前三;全服务领域,ANA、阿联酋航空(Emirates)和中国国航分列前三。
机场品牌中,希思罗机场品牌价值增长19%至9.91亿美元,旅客流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;樟宜机场以94.4的强度指数连续领先,其设施、 connectivity 和客户满意度备受认可。
报告强调品牌强度与财务表现的关联,指出高效的品牌管理不仅能吸引客户,还能提升人才招聘、投资者信心和组织敏捷性。品牌价值评估(如ISO 10668标准)帮助企业量化品牌贡献,协调营销与财务目标,推动长期投资。
可持续发展成为品牌认知的关键因素,中国 carriers 在环境(如国航)和社会(如东航)维度表现突出,日本航空则在治理层面领先。品牌需通过透明化和战略投入构建信任,例如达美航空通过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和减排措施强化环保声誉。
Brand Finance 通过品牌强度指数(BSI)评估品牌实力,结合消费者认知(如熟悉度、可信度)和行为数据(如选择倾向、价格接受度),模型预测增长驱动因素。未来,随着全球航空网络扩张和服务升级,行业品牌价值有望持续增长,尤其是在亚太市场需求爆发的背景下。
2025年航空业以“复苏”和“分化”为核心特征,头部品牌通过战略聚焦、服务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巩固优势,区域市场呈现多元增长。报告为行业提供了品牌价值评估框架与管理策略参考,凸显数据驱动和长期视角的重要性。